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数字显示,来自中国的留英学生人数在减少,而一向清高的英国高校还是未雨绸缪、重新审视自己的海外招生策略。
牛津大学近就打破常规,推出了硕士预科课程,作为英国的大学,这样的举措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。以往学生如果申请入读牛津、剑桥等英国排名前5的高校,安全英语语言测试成绩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,但是随着牛津大学推出硕士预科课程,语言成绩有微小差距的同学在配读相应语言班之后,就可以有机会入读牛津大学。
而排名较为靠后的贝德福德大学就更加意识到,学校需要作出变化以迎合海外学生,随着2012年4月,允许海外学生毕业后在英国工作两年的PSW签证取消,与其他相比,英国大学已经失去了这一明显优势。
贝德福德大学的拉普伍德告诉记者,目前学校正在考虑,把学生的实习安排在学习签证当中,使实习成为课程的一部分,这样也有可能相应的延长学生签证时间,以学生在读书期间能够拿到有效的实习经历。
另外一些英国大学则越来越重视自己海外学院的发展,例如,由英国17所大学组成的北方联盟(NCUK),目前在中国开设了预科课程,学生在北方联盟中国校区入读一年的硕士课程,然后通过北方联盟的内部测试,无需参加雅思考试即可赴英国入读大学。
另外包括华威大学、诺丁汉大学等英国知名大学也都把目光瞄准了海外校园的建设,中国学生在诺丁汉大学的中国校区读书,授课老师来自英国,拿到的学位和英国本土校区毕业的学生没有区别。
看来,新政策实施后,英国大学对中国留学生采取的是战术上重视、战略上更重视的策略,以期在不利条件下留住为各高校带来财富的海外生源。